英国中学选校知多少
一、学校排名
英国没有任何官方的中学排名,也就是说:英国中学排名没有绝对权威可言,只有相对的可参考性,同时不排除有数据的误差和人为因素的影响。比较权威的是泰晤士报、BBC、每日电讯报和独立报四大报纸公布的排名。
在每年的8月份,GCSE和A-Level成绩公布后,各大报纸媒体会以排名表形式公布学校排名,但是各家依据标准却各有所不同,排出来的名次也是大不一样的。所以各家排名,仅作参考即可。
值得一提的是,排名绝不是以学术成绩作为依据,这一点中国家长一定要看清楚。BBC和每日电讯以a-level的平均成绩作为排名标准,而泰晤士报除了考虑学术之外还将学校的其他因素作为参考。
泰晤士报排列的447所学校,其中只有98所是私立学校,而能招收国际学生的学校只有28所。每日电讯报列出390所学校,但是仅有149所学校是中国学生可以申请的。另外,排名表只片面反映学校的考试成绩、学术外的活动,学校人文关怀以及就业辅导质量等等因素并未体现。
择校时,要根据孩子自己的条件选择最合适的学校,而不是仅仅考虑学校地理位置和学校排名。一般来说,排名越高的学校很少设置英文辅导课程,所以英文成为入学参考的重要指标,学校的入学要求门槛非常高,如若英文和平时成绩不是特别优秀的学生,一般不建议盲目申请。再者,学校设置的课程也是择校的一个考虑因素。除了注重传统学术成绩,英国私立中学会提供体育、音乐、戏剧和艺术等全方位的教育理念,并提供完善的教学设施。
并不是所有的中学都会参与到排名当中,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顶尖学校拒绝参加排名,并对排名表持保留态度。学校认为,排名表只狭义地反映学校的考试成绩。只依据考试成绩的排名表(目前的就是)不重视良好教学带来的附加值。学术课程以外的活动,比如生活关怀和就业辅导的质量,其他能够提高个人、社会和精神发展的课外活动等等并没有从排名中得到体现;大名鼎鼎的圣保罗、哈罗公学则不参加排名。
实际上,部分学校为获得排名表上的较高名次,采取“应试教育”的态度。采用“为考试而教学”的片面的教学风格(甚至填鸭式),强化训练纯粹是为了获得高的考试成绩,而不是鼓励发展求知欲或更广泛的实用技能。减少规定的体育、音乐和戏剧等课外活动。限制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数量。这恰恰和英式的教学理念有一些冲突。
二、择校时易陷入的误区
1. 不清楚英国成绩标准,过于看重排名:英国学校非国内传统应试类教学方法,学校通常依照A+B的成绩百分比来衡量学校水平一般来讲,A+B成绩80%以上为最优秀;A+B的成绩70%以上为十分优秀;A+B的成绩50-60%为优秀;像Cardiff Sixth
Form College这样A*-A率排名靠前的毕竟只在少数,且不少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A*-A率会招收大批的亚洲学生,擅长考试中于数学、物理等科目刷A*分数,学校排名自然水涨船高;大学在招生时成绩不是唯一的标准。另外,学生在高压力的学术环境中有可能不会健康成长;
2. 过于看重国内所谓重点名校的升学率:许多家长说到英国,只识牛剑,衡量学校的标准也变为每年升几个牛津几个剑桥。实际上,很多顶尖私校培养孩子的首要目标是培养他们的品格和气质,而不是培养能进牛津、剑桥大学或是其他名校的学生;
3. 国际生比例超标:英国私立学校一般没有对海外学生数量的明文限制,但是好学校往往会从教学效果和学生体验出发,把国际学生的比例维持在15%左右,这也是为何国际生招收越少的学校越难进的原因;
4. 私立中学区别于贵族学校:西方所崇尚的贵族精神不是暴发户精神,非物质享受,所以它不意味着养尊处优,悠闲奢华的生活,而是一种以荣誉、责任、勇气、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;
所有的优秀学校自主招生,不仅以英文成绩为参考因素。诚然,英文是衡量学生能否入学的重要指标,但是学校最终依旧会根据笔试和面试成绩作为最终标准。在此过程中,若英文太弱,笔试时数学、英文、逻辑等科目的试卷都无法完成,学生自然也就无法进入面试环节。所以,英文是去好学校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,学校则都力求招收聪明好学、兴趣广泛的优秀学生。
|